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又再次强调:“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两个结合”充分彰显了“魂脉”和“根脉”的有机结合,巩固强化了建立现代文明的中华民族之主体性,必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标志。
坚决守好“魂和根”,认识和理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发展道路、本质属性。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历程,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探索史,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史和文化建构史。“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从历史内涵和发展维度来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仅包含并积淀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部过程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全部成果,而且浓缩并体现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贡献的中国经验、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和伟大真理旗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根据和科学指导,使党能够成功开创符合国情、扎根本土、深得人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毛泽东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只有“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进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规律性认识,不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自觉和历史自觉。“两个结合”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既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上茁壮生长,又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生机活力,为中华文明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
坚决守好“魂和根”,认识和理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丰富内涵、精髓要义。“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两个结合”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如果说“第一个结合”筑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根基,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科学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之问、时代之问。那么,“第二个结合”则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中国式现代化不是抛开中华文明的另起炉灶,而是扎根中华文化沃土,在中华文明从蒙尘到更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逐步开创、推进和拓展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彼此契合、互相成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是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古老的中华文明再次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活力。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使马克思主义获得丰富的文化滋养,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随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广,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向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共同创造的建构性关系,预示着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意义生成。
坚决守好“魂和根”,认识和理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意义、实践要求。“两个结合”让我们党把开拓正确道路、发展科学理论、建设有效制度、发展先进文化有机统一起来,在更加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我们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增强不断推进“两个结合”的自觉性坚定性,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奋力开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化现代化新境界。我们要更加坚定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走好“两个结合”这个必由之路、用好“两个结合”这个最大法宝,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和自觉自信。我们要更加坚持开放包容和守正创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作者单位:常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