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共同富裕是继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的又一个宏伟目标,中国已经迈入了稳步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阶段。当前,促进共同富裕最困难、最紧迫的地方在农村,“三农”问题仍然是掣肘城乡共同富裕的关键因素。在城乡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以农村生态资源的比较优势来弥补其在共同富裕进程中的相对劣势,通过生态化的方式推动城乡之间实现共同富裕,是顺应历史发展规律、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重要选择。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安吉余村调研时指出:“一定不要说再想着走老路,还是迷恋着过去的那种发展模式。所以刚才你们讲了下决心停掉一些矿山,这个都是高明之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理论是地方实践经验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一方面,从地方实践经验来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安吉余村通过炸山开矿卖石头摆脱了贫困,但也遇到了“成长的烦恼”,这种粗放型的工业化之路在农村走不通。从“卖石头”变成“卖风景”,余村的生态蝶变是饱受严重污染之后的涅槃重生,为城乡生态共富提供了宝贵样本。另一方面,从理论指导实践来看,“两山”理论分析了不同历史阶段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论证了在生产力水平较高阶段可以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指明了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可以采取生态内生型发展范式。因此,生态共富可以成为助推城乡共同富裕的重要引擎。
第一,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农业,推动城乡共同富裕。追求经济效益的现代农业过度依赖于化肥、农药,这是农业面源污染的直接原因,严重威胁人们餐桌上的安全。因此,农业生态化转型是大势所趋。要发展绿色农业,在保证粮食供给安全的情况下,逐步推广有机肥料替代化学肥料、绿色防控替代农药防治,加大绿色有机农产品培育力度。要发展低碳农业,减少种养、加工、运输等环节的碳排放,实施农业领域碳达峰专项行动,推动农业农村减排固碳。要发展循环农业,建立“桑基鱼塘”式种养循环体系,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进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培育一批精品农牧业循环生产基地。
第二,挖掘农耕文明生态意蕴,推动城乡共同富裕。讲究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被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是“生态亲和型”的生产方式,农耕文明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基因,生态文化资源是乡村的宝贵财富。要在注重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利用,加强农业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和科学利用,推动传统村落的整体保护和适度开发。要在注重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加强传统农耕技艺、手工艺的活态化传承与商业化运作,推动节庆、民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守住那山、那水、那一缕乡愁,乡村规划和建设要注意避免“千村一面”“城村一面”。
第三,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推动城乡共同富裕。广大农村地区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但是长期以来并没有享受到应有的“生态红利”,农村居民要想端好“生态碗”,吃上“生态饭”,需要打通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通道,让“绿水青山”变成源源不断的“金山银山”。要加快推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科学界定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摸清各地农村所拥有的生态产品“家底”。要搭建自然资源要素市场交易平台,完善农村生态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考虑对特定自然资源要素实施价格保护。要培育自然资源资产经营管理平台,探索通过村集体或者农业龙头公司整合分散的生态资源,打造全区域、全品类、全产业链的生态产品公用品牌,规范生态产品的品牌授权使用与管理工作。
第四,用好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推动城乡共同富裕。要探索“生态综合补偿 ”的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模式,通过“ 生态环境治理”“ 基础设施建设”“ 生态产业发展”等有效衔接,实现农村居民增收致富,鼓励利益相关方创新多样化的生态保护补偿方式。探索市场化的农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支持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参与农村生态保护补偿融资,推动农村竹林碳汇等生态产品的开发,主动对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农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明确农村生态环境受益者和保护者的权利义务关系,运用法律手段规范相关生态保护补偿行为。
第五,强化生态安全底线思维,推动城乡共同富裕。国土空间科学规划和高效治理是保证以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等为代表的总体国家安全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推动城乡生态共富的重要保障。要守住生态保护红线,推动“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底线约束力,筑牢城乡生态安全屏障。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必须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确保粮食供给的安全可控,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做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种子芯片”,加快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整合小田变大田,这样才能形成规模经济效益,提高农业产值和收益。要严守城镇开发边界,坚持集约发展理念,推动城镇建设用地“摊大饼”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以县域空间的高质量发展,逐渐抚平城乡之间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各方面的差距,继而推动城乡同步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作者单位: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扬州大学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