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家国担当、治世修身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新时代高校应把人才培养与优秀文化传承创新有机融合,助力涵育新时代“三气”青年,着力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学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志气”,厚植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之根
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岳阳楼记》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强调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有志青年的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情感和价值观念。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民族就以心怀国事天下事的鸿鹄之志为道德要求,《荀子·王霸》记载“国者,天下之大器也,重任也”。《论语·泰伯》云“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有云,“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无不体现儒家思想中家国本位、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从《礼记·礼运》提倡“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再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代代有志青年“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家国情怀不仅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情感,也成为中国人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行为方式。学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涵养新时代青年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高校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涵育新时代青年爱国奉献的“志气”。一方面,要加强经典典籍研究,深化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将中华文化原典中蕴含的家国情怀、奋斗精神、自信自强等精神内涵的典故、人物等转化为生动的教育素材,成为课程教材、专业课堂、社会实践的高质量文化供给。另一方面,要紧跟时代潮流,深入研究青年成长新特点新规律,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阐释。要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在教育过程中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也要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场。
践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骨气”,铸牢新时代青年砥砺奋斗之魂
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尚书·周书》中的“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勉励青年一代脚踏实地耕耘,坚持不懈奋斗。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艰苦奋斗是一种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和传统美德。《周易》乾卦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昭示了君子之道,应发愤图强,日益精进。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强调了人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经受苦难和磨炼,在艰苦的环境中奋斗。《大学》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既强调了奋斗的目标,也揭示了奋斗的途径。韩愈《进学解》开篇“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也强调了勤奋拼搏是学业专精、事业兴旺的必由之路。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蕴含于知行合一这一恒久的文化命题和价值追求中。践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涵养新时代青年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铮铮骨气。
高校要坚持以知导行、以行证知,构建知行合一的优秀传统文化实践平台,涵育新时代青年砥砺奋进的“骨气”。一方面要改变灌输式教育方法,让青年学生通过社会实践真正走进优秀传统文化,主动担起传播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要引导青年学生带着问题去研学,近距离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之美,感知传统文化艺术家的工匠精神,以践促学、以践促识、以践促行。另一方面要引导青年学生开拓创新意识,发扬创新精神,在网络媒体上以青年视角阐释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成为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呈现的生产者。要引导青年学生走上国际舞台,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中国精神,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下大同”思想的代言人。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底气”,疏浚新时代青年自信自强之源
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汉代刘安的《淮南子·原道训》中“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说明了中华文化能够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文化根脉的坚持。西晋陆机的《文赋》有云“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说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拥有激发时代灵感的强大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的自信,既来源于五千年的文明底蕴,也来源于上下求索的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坚守发展方向之“正”和创造“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之“新”,成为滋养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力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涵养新时代青年立足当下、引领未来、造福人类的深厚底气。
高校要坚持润物无声、以文化人,建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润育载体,涵育新时代青年自信自强的“底气”。一方面要打通第一和第二课堂,贯通优秀传统文化“课内 课外”的全链路环节。强化第一课堂的育人功能,建设一批高质量“必修 选修”课程,引入以“国学名家”“非遗传人”等为代表的校外名师充实高校师资队伍。发挥第二课堂的隐性教育,组织“戏曲进校园”等优秀传统文化演出、讲座等活动,加大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供给。另一方面要连接现实和网络空间,打造“线下 线上”育人的立体场域。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通过书法、国画等提升校园平面空间的文化设计感,通过校训校歌、楼宇道路命名等方式加强校园软文化设计,以优秀传统文化赋能校园环境育人。适应文化传播新趋势,深度介入青年常用的短视频平台、b站等数字媒体空间,打造多媒体融合的宣传矩阵。依托3d、ai等现代信息技术,以时代性、数字化的内容表达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召力。
新时代青年不仅要学习研读和思考体悟,吸收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精气神来提升个人的品德修养、综合素质和内生动力,更要学以致用和崇尚实践,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展现青春担当。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吴健雄学院;本文系2023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立项《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党建有效融合的研究与实践》〈2023sjsz0014〉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