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共青团中央等1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的意见》,提出“让城市对青年更友好”“让青年在城市更有为”的城市发展理念,初步构建起“7 5”的青年发展型城市政策框架。打造青年发展型城市关键在于,积极践行青年优先发展理念,不断优化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更好满足青年多样化、多层次发展需求,切实把握好以“n ”打造青年发展型城市的四个关键维度。
立足根本保证,强化“n+组织建设”
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最根本、最关键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管青年原则。一是高规格定位。成立青年发展型城市打造领导小组,专门部署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工作,并将其列为“‘一把手’工程”“民心项目”“挂牌督办项目”,定期巡查、定期通报。二是高质量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创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部门、行业非常多。除了建立领导小组外,还要特别注重推进协同合作,尤其是要发挥好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统筹协调作用,针对青年人才培养、就业创业、休闲社交、安居保障等建设任务的规划及目标达成,明确各级各部门职责,成立专项协商工作机构和专门领导建设小组,构建起明确的协商合作运行机制。三是高标准考核。将青年发展事务纳入各地目标绩效考核范畴,建立常态跟踪、定期督导、双月考评等工作机制,用专项考核分倒逼各单位各部门积极参与到相关建设中来。
明确发展目标,打造“n+特色名片”
将打造青年发展型城市的大目标划细划小,结合各地实际,打造更有青春活力的城市品牌。一是打好宣传牌。精品化制作一批能全面展示城市最新建设成果以及城市青年奋进向上精神风貌的纪录片、宣传片等,多平台推广发布。同时,鼓励更多自媒体人以“街拍”“探店”的方式,在日常vlog记录中展现城市之美、青年之美。二是打好文化牌。充分挖掘地方特色传统文化,讲好地方红色文化故事,做好地方文旅宣传,推出具有地方文化特质的文创产品。可邀请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的文化类博主深入地方,参观交流,赋予地方更多的流量关注,提升城市对青年的吸引力。也可发布城市文旅地图和“打卡”攻略,满足多层次文化需求,让文化资源串起来、“活”起来、年轻起来。三是打好空间牌。设计并发布地方版青春友好城市logo,点亮“城市印象·青春足迹”地图,创新探索青年发展型社区、青年发展型街区、青年友好单位、青年友好场馆等建设,不断丰富“不一young”的青年场景。
加强调查研究,倾听“n+需求变化”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的要义在于“以人为本”,让青年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要准确掌握多元化、个性化的青年需求,必须广泛开展调查研究。一是加强数据分析。“铁脚板”结合大数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做好资料收集,搭建数据模型,绘好青年画像。要切实做到对城市的青年数量、青年分布、年龄层次、群体特点、核心诉求等悉数了然于胸。将关于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科研项目纳入地方哲学社会科学和地方政协年度重点课题,予以专项支持。二是加强沟通交流。由各地团委牵头,在每年寒暑假举办座谈会,邀请回乡大学生谈谈个人发展规划,询问其发展意愿,找准地方吸引青年人才的优劣势,及时补齐短板。积极开展青年实践、联谊交友等活动,帮助青年认识家乡,增强归属感。以青年工作者为主体,借助人才招引、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加强与各大高校的对接与合作,通过开展“大学校园地方日”活动,展现地方发展特色,招才引才。三是加强跟踪调查。不定期发放线上问卷,收集青年意见,预判需求风向。及时跟进需求变化,提前做好应对准备。特别是对照《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中期评估工作方案》的各项指标,定期自我评估,确保有针对性、有效地开展工作。
完善公共服务,优化“n+生活保障”
要着力优化青年优先发展的规划环境、教育环境、就业环境、居住环境、生活环境、健康环境、安全环境,让青年的受教育权、生命权、生存权、劳动权、居住权等发展权益得到更充分的保障。
一方面要营造大环境。坚持以项目化推进各项建设工作,推动青年发展项目纳入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努力在青年生活保障上形成地方特色,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个性化服务提升吸引力。注重为青年创业提供创业指导,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定期跟踪创业进展,解决创业困惑。做好稳定就业。立足地方产业特色,以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导向,系统化推进产业布局调整、产业链延伸优化,以及产业生态构建与就业岗位供给的扩容提质。对于尚未就业人员,应打造就业一体化信息平台,及时提供岗位需求信息,并为其提供更为宽容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其基本生活权益。对遭遇劳动纠纷的青年群体,可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帮助其有效维护个人的正当权益。
另一方面,要关注小切口,不断增加消费、文娱、社交等公共空间的供给。要逐步加大对“口袋公园”、24小时书屋、大型综合性商业体、文化街的建设力度,以及咖啡馆、茶吧、网咖、健身中心等文化休闲空间的供给,注重发展“首店经济”、夜经济,打造数字化服务平台,以满足“z世代”青年更为广泛的精神文化需求。
(朱栋 作者为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基地特约研究员,中共海安市委党校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