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红色资源,打开时间闸门,以“常州三杰”纪念馆为龙头的红色教育阵地,让风雷激荡的红色篇章实景呈现;作为全省唯一入选新创剧目,原创锡剧《烛光在前》代表江苏晋京展演,打造红色文艺精品创作“红色高地”;线上线下,“红色 ”旅游线路打造沉浸式城市插件……春风化雨,滋养初心。
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表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突出全域全时、创新融入、分类推进,运用内修式系统学、外景式沉浸学、上线式灵活学、下沉式实践学“四式联学”,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新”又“走心”,激发奋进动力,创造更多第一、唯一,加快建设交通中轴、创新中轴、产业中轴、生态中轴、文旅中轴,成为全省现代化建设走在前列的一面旗帜。
用好红色资源,
实景课堂打造红色会客厅
常州是一块孕育红色基因、富有革命传统的热土,革命先驱、英雄人物辈出,拥有105处革命文物资源点、70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月11日上午,常州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专题学习会,来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常州三杰”纪念馆,聆听“三杰”事迹,缅怀革命先烈。6月22日,常州市四套班子领导又赴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专题学习,一堂生动的微党课《朝着胜利的方向,前进》让大家对信仰如铁、担当如铁、意志如铁、纪律如铁的铁军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常州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制定个人自学、专题党课、专题轮训、专题调研、集中研讨、实地学习和专题读书班等计划清单,实现从领导干部到基层支部,包括“两新”组织的党史学习教育全覆盖。
红色资源实景学,“红色会客厅”的阵地引领作用日益彰显。常州把传承弘扬“三杰”精神和红色文化作为鲜活教材,让党史学习教育从“会场”向“现场”延伸。全国各大红色纪念场馆举办“常州三杰生平事迹全国巡展”,入选国家文物局核心价值观主题展重点推介项目。瞿秋白纪念馆搭建“5g vr/ar红色纪念馆”,推出《又见少年阿霜》沉浸式演出。集红色观影区、文创书籍销售展示区、红色阅读区等功能于一体的“怀霜社”“太雷青年信仰空间”,带来综合性、多元化的全新体验。“常州三杰”纪念馆日均接待参观约5000人次,成为“红色打卡点”。
四维联动,全域覆盖。培训课堂、实境课堂、掌上课堂、身边微课堂等“四个课堂”四维联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全域覆盖、全时参与。在钟楼区,“觅渡学堂”成为领导干部学习新平台。“觅渡”一词取意觅渡桥畔,是秋白精神的象征。“觅渡学堂”以学促思、以讲促学、以学促干,已开讲8期。
在天宁区,老党员武年忠沿着环岛路绵延数公里的杜鹃花“风光带”散步,不时拿出手机扫一扫二维码。“杜鹃花是革命花、奋斗花、幸福花,以花为媒,打造党史学习教育实境课堂。”以第17届中国杜鹃花展览会为载体,线下设置红色旋律专区,邀请国内十个红色城市实景再现党史上重要的人物、场景;线上举办“初心映山红,同庆一百年”主题短视频大赛,累计播放量达8.1亿人次,将红色党史展现在“眼前”、配送到“指尖”、传播到“耳边”,《人民日报》刊发评论文章点赞。
常州制作发布《爱国主义教育红色电子地图》,开发《初心与抉择》等20余个情景党课,引导党员干部就近就便开展红色教育,将红色史迹“串点成线”,开发“敬缅忠魂,醉情山水”等7条“红色 ”特色旅游线路。“五一”期间,仅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就接待游客2.7万人次,党建与红色文化主题教育馆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
创新场景应用,
学习载体融入日常平常
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常州灵活用好各类学习平台载体,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心、走实。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道德讲堂深度融合,从开设道德讲堂精品党课到开发“三杰”精神校本教材,从设立城市学习书房“秋白书苑”到设立“红色书屋”“红色书柜”,学习载体融入日常,浸润城市肌理。
在城市园区,开展“学先辈事迹,悟革命精神,励初心使命”系列主题讲堂,推出“百年百场”党史系列精品道德讲堂课程,24小时图书馆设置“留灯书屋”,“城市书房”推出智能借阅柜。
在田间地头,365公里1号公路分布党史学习驿站,“周末课堂”“田间课堂”等特色课堂身边时时可学,溧阳电影党课《水西百忆》把广告时间变成学习时间。
在文化殿堂,本土文化、大国主题、现实题材、创新表达,“红色文化精品”创作呈现常州现象,一批文艺精品实现了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紫金奖等重量级奖项“大满贯”。舞剧《永远的青年》、弹词《江南第一燕》、话剧《一封家书》、舞台剧《信仰的力量》、音乐剧《白云溪上》等一批党史题材的红色文艺精品相继涌现。
在高校课堂,大学生宣讲员作为理论宣讲轻骑兵,常州工学院“常小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用青春之声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宣讲菜单推送至新北区1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以及13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针对青少年特点,常州开展“星火常传 逐梦成长”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实施“读、学、讲、听、看、访、演、写、创、教”10个重点项目,开展读红色经典、学英雄模范、讲“四史”故事、听红色故事、看红色电影、访红色阵地、演党史剧目、写党史作品、创英雄集体、教思政案例系列活动,推动党史学习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用青春天籁传播红色故事。“赤潮澎湃,晓霞飞动,惊醒了,五千余年的沉梦。远东古国,四万万同胞,同声歌颂,神圣的劳动……”江苏理工学院音乐党课“乐之秋白”宣讲团,在激情澎湃的《赤潮曲》中开展巡回宣讲。宣讲团李悦嘉同学表示,党史导师、学工导师、音乐导师共同创作,让宣讲团带着感情吟唱时代之声。
接受精神洗礼,
清单制转换学习成效
日前,常州市天宁区吴全珠老夫妻俩将浦北新村36栋乙单元301室的老物件搬上货车,告别了40年“大板房”生活,住上安心房。她的新家,地铁交汇,活动场地、健身器械、居家养老和便利店等配套一应俱全。
陈金虎表示,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既要让广大党员干部受洗礼、有提升,也要让群众受教育、得实惠,交出优异的实事答卷。常州以重点项目清单、惠民实事清单、结对共建清单和党员志愿服务表等“三单一表”为抓手,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全省率先召开“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进会,建立长效报送机制,把“实事清单”变成“履职清单”,实现四级联动,挂图作战、联合会战、跟踪督战,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目前,市、区两级机关及下属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全市1031个村(社区)结对,全面启动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活跃在城乡大地。
聚焦“小惠民”“大民生”,让一批“微心愿”“微项目”“微实事”落地。围绕群众关心的“一老一小”保障问题,大力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开工率位列全省第一;稳步推进“大板房”治理解危,28.2万平方米的置换房建设项目紧锣密鼓建设;在全省率先为生活困难群众购买商业医疗保险“惠民保”;推动轨道交通、公交、慢行“三网融合”,便捷群众出行;开展“送政策强信心解难题开新局”企业大走访行动,为企业办实事。“天天为您办”“三访两微”(“访红色记忆、访英雄模范、访民情民意”和“群众微心愿、民生微项目”)等惠民便民措施,不断转化学习成果、检验学习成效。
一座城市的生命力,在于文化血脉的传承;一座城市的凝聚力,在于红色基因的赓续。常州,信仰之光,闪耀龙城。
本报记者 范玉贤 蔡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