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宣传工作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引导人民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具体的理论宣传工作中,相关部门还部分的存在着“有理论无高度、有活动无扎根、有留痕无远效”等现实性困境。对此,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开展基层理论宣传的过程中,有必要通过提升政治高度、推动理论扎根及谋求长久有效等方式改善宣传工作的质量,提升人民群众的政治信仰,实现社会长远发展及提升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认同感,最终以强大凝聚力助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理论宣传要“顶天”,服务党和国家重大需求。
“顶天”意即开展理论宣传要围绕解决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目标而展开,将党和国家的需要作为首要目的。为此,有必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精确摸准理论脉络。新时期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工作的科学性、严谨性要求我们在进行基层理论宣传时,有必要准确找到理论与思想的出处,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指导宣传实践。其次,精准熟知中央政策。党中央的理论与政策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制定宣传计划及开展具体工作的重要依据,由此,基层党组织和政府部门在进行理论宣传时必须要吃准吃透党中央相关的政策及精神,以免在具体的理论宣传中出现偏差,造成群众思想与行动的混乱。再次,精细把握政府需求。各级政府的情况因地、因势而异,由此也造成不同的层级政府的现实需求不同。因此,基层理论宣传工作的具体筹划和开展要摸透政府的现实和长远发展需求,做到有的放矢,最大程度助推理论宣传工作精准有效。
二、理论宣传要“立地”,服务党和国家现实决策。
所谓“立地”,就是理论宣传要贴近社会生活实际,满足普通大众需求,用扎实理论与深入调研来服务于党和国家的现实决策。一是宣传要“知规律”,契合社会发展渴求。契合社会发展是开展理论宣传工作的重要原则之一,这要求理论宣传工作者一定要多途径摸准党和国家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痛点问题,掌握理论宣传提升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规律,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担当推动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二是宣传要“顺民意”,贴合人民发展需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是我们党始终关注的重要目标。基层理论宣传的内容要以大众所易接受的形式去贴合人民群众的发展需求。例如,要对深奥的理论进行语言转换,以老百姓都能听懂的大众语言、甚至是“白话”的形式将理论讲深讲透,这样才能真正让理论宣传入脑入心。三是宣传要“接地气”,切合城乡发展要求。城乡的高质量发展事关国家稳定和民族复兴。当前,党和国家关注的城市现代化发展及乡村振兴计划,需要一大批有针对性的理论作为思想支撑,也因此,理论宣传需要思考如何才能更加“接地气”、易操作,进而实际指导城乡社会发展。
三、理论宣传要“望远”,服务党和国家长远发展。
理论宣传工作是一项事关党和国家根本性的事业,必须要充分发挥理论宣传谋将来、管长远的特征。其一,制定长远服务目标。基层理论宣传要有系统性和全局性。当前,党正带领全体中国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近在咫尺,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理论工作者要有大局意识,理论宣传也要有高瞻性和长远性规划,要始终围绕核心目标扎实开展相应工作。其二,稳固长久保障机制。理论创新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理论宣传工作者除了要主动学习各种理论知识外,还要有长期“坐冷板凳”的心理准备。对此,领导干部可以考虑从制度或福利等方面向理论宣传工作者适度倾斜,为理论宣传工作做好扎实保障。其三,畅通长效监测系统。理论宣传工作的长期与艰巨性意味着理论宣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特别是一些重大理论的宣传工作要经过长时段的持续接力。正由此,理论宣传有必要对其过程及成效建立相应的监测系统。具体而言,可以通过跟踪访谈、问卷调查、电话回访等形式对宣传效果进行持续跟踪并及时总结,进而对宣传工作的薄弱环节做出必要改进,提升后续宣传工作质量。
作者系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